• 挑鹽古道

    登山 步道
    位於銅鑼鄉九湖村和通霄鎮南和里,為清朝道光年間所修築的官道,藉以連接苑裡、通霄、銅鑼之間,期中將通霄所產之海鹽運至銅鑼而有挑鹽古道之稱。每遇下雨,黃土雨水夾雜,濕滑泥濘的斜坡,著實舉步維艱、寸步難行。清同治四年(1865),在地方善心人士,捐資出力,始有卵石鋪梯,道長1237階,因彎曲如「礱鉤」,而稱為「礱鉤崎」。從崁頂以下陡降千餘公尺,其間山林綠意、古意盎然,頗有思古之幽情。 挑鹽古道從通霄鎮南和里至銅鑼鄉九湖村,分為上、下兩段,下段入口位於通霄鎮通往銅鑼鄉的苗38線4.5公里處,全長約300公尺,至苗38線5.5公里處出來,再前進100多公尺便可接「挑鹽古道」上半段,全長約700公尺;此外,飛牛牧場亦有小徑可通往古道入口。由於整條步道大都是在油桐、相思林間穿梭,其中還有一段種著茄苳神木群的步道,樹蔭蔽日,加上古道全長僅約1公里,坡度還算平緩,單程所花時間不過30分鐘左右,因此非常適合全家老少一同登山健行。 踩著一塊塊光滑圓潤的大石頭往前行,印和前人踩踏足跡,遙想昔日先民篳路藍縷之艱辛,健行遊憩的自然之旅中揉進了懷舊之情;登上石階頂端的埡口,可以遠眺大甲溪、鐵砧山,開濶視野讓人心情更加舒暢。回程可走原路或苗38縣,苗38縣雖然路途較遠,但沿途風光另有一番風味;繼續往上走的話,在翠綠茶園陪伴下,可至名聞遐邇的九華山大興善寺。 挑鹽古道歷史: 挑鹽古道是清朝時期連接通霄、銅鑼的運輸要道,當時海、山沿線的居民為了交流彼此的生產物資,在往來通霄、銅鑼之間,修築了穿過虎頭山的「虎頭崁古道」,從「鹽館埔」(在通霄鎮城南里三鄰附近,為鹽之集散地)開始算起,到銅鑼鄉九湖村九華山附近,全長約四公里。由於當時濱海居民會將鹽船運到南勢溪,接著用牛車接駁載到「鹽館埔」,再雇請挑夫用人力將鹽一擔一擔地挑過海拔500多公尺的虎頭山,進入內山各鄉鎮,返程時再挑一些濱海地區沒有生產的茶葉、木炭等物資運回去販售,因此又稱作「挑鹽古道」。 挑鹽古道之美: 挑鹽古道位於苗栗丘陵東界的銅鑼斷層上,屬於砂礫層台地;古道上的植生屬低海拔闊葉混合林,以相思樹、油桐、榕樹為主,筆筒樹及蕨類也很豐富,每年四至五月間桐花盛開,白色桐花鋪滿步道,美不勝收,是相當有名的賞桐步道。

    • 電話:886-37-982130
    • 地址:苗栗縣銅鑼鄉九湖村挑鹽古道
    • 交通資訊:自行開車:1.通霄段入口:由二高下通霄交流道,再轉121號縣道,依指標前進,約10分鐘可抵達。2.九華山入口:自中山高速公路三義交流道下,接台13線北行往銅鑼方向,途中有茶壺標誌(約在42.5公里處)左轉穿越鐵路地下道,經過樟九大橋左轉上山,約2公里即抵達九華山。
    • 營業時間:每日開放
    • 網頁:
    • 停車資訊:
    • 票價資訊:
    • 其他備註:


    **來看看AI的介紹**

    **挑鹽古道**

    **簡介:**

    挑鹽古道位於苗栗縣通霄鎮,是一條歷史悠久的古道,全長約 1 公里,過去是當地居民運送海鹽和生活物资的必經之路。

    **歷史:**

    在清朝時期,通霄一帶盛產海鹽,當時的鹽業非常發達。為了將鹽從海岸運往內陸,居民們開闢了這條古道。鹽工們挑著沉重的鹽袋,徒步翻山越嶺,運送鹽到附近的村莊和城鎮。

    **沿途景觀:**

    挑鹽古道沿途風光優美,有茂密的樹林、清澈的溪流和壯麗的海岸線。古道上還有多處保存良好的古蹟,見證了昔日鹽業興盛的歷史。

    **主要景點:**

    * **鹽亭:**古鹽場的遺址,當時鹽工在此儲放和加工海鹽。
    * **挑鹽紀念碑:**紀念挑鹽古道的鹽工們的辛勤付出。
    * **望海亭:**位於古道最高點,可眺望遼闊的海岸線。
    * **通霄城牆遺址:**清朝時期通霄城的城牆遺址,見證了當時城鎮的防衛功能。

    **交通方式:**

    * **自行開車:**從苗栗市區沿台 13 線前往通霄鎮,於通霄自行車道入口處停車。
    * **大眾運輸:**搭乘火車至通霄車站,再步行約 1 公里抵達古道入口。

    **注意事項:**

    * 古道部分路段較陡峭,行走時請注意安全。
    * 古道沿途無遮陽處,請做好防曬措施。
    * 古道內禁止吸菸、烤肉和亂丟垃圾。

    更新日期: 2023-09-22 62

地圖上位置

熱門資料

來到通霄臨山的福興社區,這一帶擁有幾十處農場、觀光果園、咖啡餐廳、民宿、陶藝工作室及自然生態園區等,便是福興南和休閒農業區所在。區內開闢的自行車道坡勢平緩,指標規劃完善,舉目所見盡是景緻宜人的農村自然...
91 個人查看過
原名虎嶼,位於市區北邊,坐北朝南,為東北季風的天然屏障,海拔約93公尺,青翠蓊鬱,山形有如猛虎仰首長嘯,登山頂可飽覽通霄全景,海天一色,昔日「虎嶼觀潮」被列為通霄第一勝景。 虎頭山共有台灣光復紀念碑、...
65 個人查看過
位於銅鑼鄉九湖村和通霄鎮南和里,為清朝道光年間所修築的官道,藉以連接苑裡、通霄、銅鑼之間,期中將通霄所產之海鹽運至銅鑼而有挑鹽古道之稱。每遇下雨,黃土雨水夾雜,濕滑泥濘的斜坡,著實舉步維艱、寸步難行。...
63 個人查看過
從原本的一片水稻田、雞寮、隨著台灣時代的轉變。1985年起,從8隻養到300多隻乳牛,日日提供新鮮牛奶到台灣各地 2005年,不放棄上一輩建立的家業,第二代研發各式乳製品 成立「100號牧場」,讓高品...
62 個人查看過
通霄荒木藝苑創於西元 1966 年,前身是東方木雕藝術創作社,1969 年改名為荒木藝苑,是通霄老字號的木雕工廠,曾經見證六0年代通霄興盛的木雕產業,也是少數能經營到現在的木雕工廠。 荒木藝苑於 19...
60 個人查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