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礦坑礦場

    農場 風景
    位於公館開礦村,是台灣石油的發祥地。台灣最早發現石油是在清嘉慶22年(西元1813年),在出磺坑場正門右前方約八十公尺處的「出磺坑第一號井」遺址,即是日人開採的第一口井,由於出磺坑油源相當豐富,日人共鑽探了99口井。 出磺坑這個地名,是當初因為當地人發現這個地方的地底下冒出有硫磺顏色的液體,他們並不知道這就是「原油」,以為是硫磺,所以就叫「出磺坑」了。 出磺坑是台灣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石油礦開採地,在地質上屬於背斜構造,中央部位最高,兩翼向外傾斜,油氣就被封閉在背斜構造裡,靠油井將油氣取出。出磺坑背斜構造的兩翼是由軟硬不同的砂岩和頁岩互層組成。此地的地質構造、地層、古生物學的研究,在臺灣也是一個典型的地區,是學習地質學的人不可不來的地方! 中國石油公司也將本鄉南部後龍溪谷的地質岩層標示在公路旁,是野外地質教學的好場所。出礦坑礦場夜裡燈光燦爛,燈火通明,左為農場,風景極為優美,又有夜香港之稱。

    • 電話:886-37-221300
    • 地址:苗栗縣公館鄉開礦村36號
    • 交通資訊:自行開車:國道一號->苗栗交流道->接台6線省道往公館方向行駛->到出礦坑
    • 營業時間:週二~週五 預約參觀制;週六、日09:00-16:00(週一休館)
    • 網頁:
    • 停車資訊:
    • 票價資訊:
    • 其他備註:


    **來看看AI的介紹**

    **苗栗縣公館鄉出礦坑礦場**

    **簡介**

    出礦坑礦場位於苗栗縣公館鄉,是一個已廢棄的石英砂礦場,於2007年被規劃為觀光景點。該礦場以壯觀的露天開採痕跡和特殊的地質景觀而聞名。

    **地質景觀**

    出礦坑礦場的地質景觀具有獨特的層次感和色彩變化。礦場內可以看到不同時期的岩層,包括砂岩、頁岩和石灰岩。開採過程中形成的垂直岩壁呈現出灰白、黃褐、紅色等多種顏色,形成壯觀的畫面。

    **礦坑遺跡**

    出礦坑礦場保留了大量的礦坑遺跡,包括採礦設備、運送軌道和儲存區。遊客可以深入礦坑,了解石英砂開採的過程和礦工的工作環境。

    **礦物博物館**

    礦場內設有礦物博物館,展示了從礦場開採出的各種礦物和化石。遊客可以在此了解石英砂的特性、用途和相關的地質知識。

    **遊客設施**

    出礦坑礦場提供各種遊客設施,包括停車場、洗手間和步道。步道沿著礦場邊緣鋪設,遊客可以沿著步道欣賞壯觀的景觀。

    **活動**

    出礦坑礦場偶爾會舉辦特殊活動,例如導覽、音樂會和藝術展覽。遊客可以查詢官網或旅遊網站了解最新活動資訊。

    **地址**

    苗栗縣公館鄉出礦路158號

    **開放時間**

    全年開放,免費入園

    **注意事項**

    * 礦場內地形崎嶇,請小心行走。
    * 禁止攀爬礦坑邊緣或進入危險區域。
    * 保持環境整潔,垃圾請隨手帶走。

    更新日期: 2023-09-22 64

地圖上位置

熱門資料

福村養生農園園主曾於台北圓山等飯店服務多年,並烹調過蔣經國先生愛吃的浙江私房菜。每天工作十幾個鐘頭,多年的積勞讓園主病的只剩半條命。後經人介紹,回到家鄉購買了四甲山林,歸隱田園。 十年來,遠離都市繁華...
66 個人查看過
位於公館開礦村,是台灣石油的發祥地。台灣最早發現石油是在清嘉慶22年(西元1813年),在出磺坑場正門右前方約八十公尺處的「出磺坑第一號井」遺址,即是日人開採的第一口井,由於出磺坑油源相當豐富,日人共...
65 個人查看過
黃金小鎮的位置在公館偏南端,過去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落,農忙時期,田園裡成熟黃色稻穗隨著風吹起伏,形成一片金黃色的稻浪,那豐收的景象十分漂亮,而若在5至7月間來訪,沿著台6線行走,路兩旁的阿勃勒開得燦爛...
65 個人查看過
法雲寺位於公館鄉與獅潭鄉交界處的汶水村,為台灣佛教四大道場之一,原建於民國元年,後因地震毀壞重修,新建的法雲寺廟貌莊嚴雄麗,頗有大唐之風。 法雲寺內大雄寶殿供奉白玉佛一尊,高約9尺,重達萬斤,是新加坡...
56 個人查看過
功薰陶瓷公司為五穀文化村的前身,成立於裝飾陶瓷業鼎盛時期,早期的功薰陶瓷公司租用廢棄三合院加以整修成工坊,初期以替其他大廠代工模式踏入陶瓷界,從幫其他工廠代工燒成、整修、注漿、彩繪、甚至出貨,期間至少...
56 個人查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