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鼓山_農禪寺

    「農禪寺」,是法鼓山的開山宗師東初老人,根據百丈禪師創立的叢林制度,以務農維生、禪修生活為主的原則而取的。最初只有一棟二層樓農舍,而後被列入台北市歷史建築之一。這棟農舍目前位於大殿後方,一九七一年左右,由東初老人率領弟子建造;一九七五年,農舍落成啟用,一樓作為客堂,二樓則供奉文殊師利菩薩,稱為文殊殿。早期農禪寺周圍遍佈菜園、竹林,常住眾親手植種菜蔬、採收竹筍,除供寺內日常食用,也分送給鄰近居民。一九七七年,農禪寺才啟用一年多,老人即捨報往生,沒有太多時間在寺中弘法,不過他以文化教育發揚佛教的理念,以及自力更生的農禪家風,都被繼任的聖嚴師父繼承下來,並一一加以落實。另一處歷史建築「入慈悲門」三門,則位於大殿入口處,是師父接任農禪寺住持後所興建。隨著師父在寺內弘法時間增加,參加共修的人也愈來愈多,原有空間逐漸不敷使用,一九八三年,決定在農舍後方加建大殿,於是,農舍後院成了大殿前院,「入慈悲門」成為信眾前往大殿的入口。而目前寺內許多鐵皮搭蓋的建築,像禪堂、齋堂、僧眾寮房、辦公室,同樣也是在需求空間的情況下,逐步增建出來的。  從面臨拆遷到成為歷史建築由於師父主持禪七、佛七、講座,帶動年輕人學佛修行的風氣,來寺內出家的年輕人,一九八九年已近三十位,農禪寺儼然也成了培養青年弘法人才的搖籃。不過,一九八九年「關渡平原保護區」的公佈,農禪寺面臨了拆遷問題。為祈求問題可以順利解決,這一年三月,師父在寺內的念佛共修會上,帶領近一千位信眾虔誦〈大悲咒〉二十一遍,不久後,即在金山鄉找到法鼓山這塊土地,農禪寺的問題也因此獲得解決。 一九九O年八月,師父在寺內宣講「四眾佛子共勉語」,以「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為法鼓山的方向和目標。隨後,法鼓山各事業體陸續成立,辦公室皆設在寺內;法鼓山舉辦的法會、成長營、讀書會等活動,也都在寺中進行。在法鼓山的成長過程中,農禪寺肩負起經營、推動法鼓山各項建設的重責大任。因緣總是那麼不可思議,原本隨時可能面臨拆遷的農禪寺,在成為台北市歷史建築後,將獲得妥善保存,拆遷問題也隨之化為無形。 永遠的弘法道場一九七五年啟用後的農禪寺,在僧俗四眾經營支持下,短短三十年不到,成為漢傳佛教在台灣的弘法重鎮;其後,更成了法鼓山發展的中心樞紐;隨著法鼓山佛教園區逐一完成啟用,未來農禪寺的任務,將有另一階段的轉型。即使時空環境不停變更,農禪寺角色也跟著不斷轉換,不過,農禪寺一樣都會在每個時期,都承擔著不變的弘法、護法任務。(文字來源:農禪寺官網)

    • 電話:886-2-28933161
    • 地址:
    • 交通資訊:
    • 營業時間:
    • 網頁:https://ncm.ddm.org.tw/
    • 停車資訊:
    • 票價資訊:
    • 其他備註:


    **來看看AI的介紹**

    **法鼓山農禪寺**

    **簡介:**

    法鼓山農禪寺是位於台北市北投區的一座佛教禪寺,由聖嚴法師於1999年創建。寺廟結合了傳統佛教文化與現代建築,以推廣「心靈環保」和「教育弘法」為主旨。

    **特色:**

    * **現代建築:**農禪寺採用現代建築風格,以清水模和落地窗為主,呈現簡約大氣的氣息。
    * **心靈環保:**農禪寺提倡「心靈環保」,強調淨化內心,減少貪、瞋、癡等煩惱。
    * **教育弘法:**寺廟設有法鼓大學、法鼓文理學院等教育機構,提供佛教相關課程和研究。
    * **生活禪:**農禪寺推廣「生活禪」,鼓勵信眾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禪法。
    * **素食文化:**寺廟內設有素食餐廳,提供健康美味的素食餐點。

    **景點:**

    * **大殿:**農禪寺的大殿莊嚴宏偉,供奉著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和彌勒佛。
    * **禪堂:**寺廟有多個禪堂,供信眾打坐禪修。
    * **萬佛殿:**萬佛殿內供奉著萬尊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聖像,蔚為奇觀。
    * **菩提道場:**菩提道場是一個開放式的空間,供信眾進行各種法會和活動。
    * **心靈之家:**心靈之家是一個安靜的空間,提供信眾個別諮詢和輔導。

    **活動:**

    * **法會:**農禪寺定期舉辦各種法會,例如佛七、水陸法會等。
    * **禪修:**寺廟提供禪修課程,讓信眾體驗禪法的奧妙。
    * **講座:**邀請法師和專家來寺廟舉辦講座,分享佛法和相關議題的知識。
    * **文化展演:**農禪寺偶爾舉辦文化展演活動,例如音樂會、書畫展等。

    **交通:**

    * **捷運:**淡水信義線「北投站」,步行約5分鐘即可抵達。
    * **公車:**搭乘223、230、302、601等公車至「農禪寺」站下車。

    更新日期: 2023-09-22 85

地圖上位置

熱門資料

陽明山國家公園是臺灣離都會區最近的一座國家公園,這裡地貌多變、生態豐富,孕育了許多珍貴的保育類動物,幸運的話,可以在這裏發現臺灣特有種鳥類-臺灣藍鵲的蹤跡。公園內種滿了梅、櫻、桃、李、杜鵑、茶花等各式...
120 個人查看過
水車寮步道鄰近竹子湖地區,是著名的賞花及賞螢步道。每到繡球花季和海芋季盛開之時,滿是絡繹不絕的賞花人潮。春末夏初螢火蟲出沒之際,夜晚還可來場賞螢生態之旅。
97 個人查看過
位於北投稻香里的貴子坑園區佔地約10,000坪,原為瓷土礦場,後因山坡地闢建為休閒活動場而引來人潮。市府所規劃的第一條親山步道,便是串連捷運復興崗站的貴子坑親山步道,其中還包括捷運綠廊步道直通往貴子坑...
90 個人查看過
陽明公園的地標之一辛亥光復樓,隱身在濃密的樹林間,是一座中國式富麗堂皇的2層建築,在民國60年為了紀念辛亥起義一甲子所建,位於陽明公園的正中央,是休憩及遠眺臺北盆地的最佳處所。樓前水池飼養各色錦鯉,樓...
90 個人查看過
中正山原名彌陀山,也叫十八份山或大竿林山,後來才改成中正山;中正山的登山口有7處之多,這是由其串連出來的步道特多,大都呈放射狀,山頭獨立,廣角視野稱得上一流,十分特別。中正山步道這條親山步道自登山路起...
87 個人查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