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獄政博物館

    博物館
    世界唯一原地保存的賓夕凡尼亞式監獄建築-嘉義舊監獄嘉義監獄於大正11年(1922)竣工啟用,名稱為台南監獄嘉義支監,西元1924年改稱為台南刑務所嘉義支所。西元1945年後,稱為第三監獄第一分監,民國36年改稱為台灣嘉義監獄,至83年3月搬遷至鹿草鄉,舊監改設為嘉義監獄嘉義分監。內部各項設施保存良好,完整的硬體與器物能提供法制教育與人權演進活教材,以及獄政發展櫥窗等多元功用。嘉義分監之建築形式、空間設計、構造工法均具特色,其扇形放射狀的中央台掌控系統,符合獄犯收封管制之理想原型,工場與舍房挑高,並以不同型式的氣窗設計,能滿足通風、採光、防潮,以及空中巡邏等需求,而門窗、壁板材料均使用阿里山的檜木,特別要求堅固、耐用、防逃等專業施工,具有保存價值。

    • 電話:886-5-3621881
    • 地址:嘉義市東區維新路140號
    • 交通資訊:火車站:1.搭乘往蘭潭之市區66路公車,於獄政博物館站下車後步行約1分鐘即抵達。2.從北門火車站下車後,下車步行約9分鐘即抵達。高鐵站:搭乘7211與7212brt於台鐵嘉義後站/文化路口brt站下車後,搭乘往蘭潭之市區66路公車,於獄政博物館站下車後步行約1分鐘即抵達。
    • 營業時間:星期日 09:30~15:00;星期一 公休;星期二 09:30~15:00;星期三 09:30~15:00;星期四 09:30~15:00;星期五 09:30~15:00;星期六 09:30~15:00
    • 網頁:
    • 停車資訊:
    • 票價資訊:
    • 其他備註:

      團進團出,每日9:30、10:30、13:30、14:30由解說員帶領入內參觀。



    **來看看AI的介紹**

    **嘉義市東區獄政博物館**

    **簡介**

    嘉義市東區獄政博物館前身為嘉義市第二監獄,成立於 1920 年,曾收容過無數罪犯。後於 1998 年因時代變遷和監獄政策調整而廢止封閉,於 2014 年改建為博物館,展示台灣獄政的歷史和演變。

    **特色展覽**

    * **獄政史料館:**介紹台灣獄政發展史,展出珍貴史料和書籍。
    * **監獄生活館:**模擬重建監房、囚證等,讓民眾體驗過去監獄中的生活情景。
    * **刑具展示區:**展示不同時期的刑具,呈現獄政制度的轉變。
    * **特展區:**不定期舉辦特展,主題多元,涵蓋獄政相關議題。

    **活動及教育功能**

    * **導覽服務:**提供免費導覽服務,由專業解說員帶領民眾參觀博物館。
    * **教育推廣:**與學校合作,舉辦參觀行程和體驗活動,培養學生對法治和人權的認識。
    * **社區活動:**舉辦講座、工作坊等活動,促進社區民眾對獄政議題的了解。

    **參觀資訊**

    * **地址:**嘉義市東區保生里保生六街 59 號
    *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09:00-17:00
    * **費用:**免費入場
    * **交通方式:**
    * 公車:於嘉義火車站搭乘 7214 公車,於獄政博物館站下車。
    * 自行開車:可停放於博物館後側停車場。

    嘉義市東區獄政博物館是一座充滿歷史意義和教育價值的博物館,透過參觀和體驗,民眾可以深入了解台灣獄政的發展和監獄制度的轉變。

    更新日期: 2023-09-22 47

地圖上位置

熱門資料

「森林之歌」設置於嘉義市文化路及縱貫鐵路交界區域、由高聳神木及阿里山火車鐵軌為主要設計意象、塑造出一處清靜的心靈高塔。直立條狀木材環繞主題、猶如阿里山神木蟠踞,擁抱雲霄。外圍彎曲徑道,宛如阿里山火車鐵...
117 個人查看過
乾隆皇帝御製的褒揚功碑福康安紀功碑的名氣很大,將石碑豎立於石龜上,相當壯觀,在中國到處可以見到用石龜作為台基的石碑,不過在台灣卻是罕見的,只有台南等地留有幾塊,不只是物稀為貴,更重要的,此碑牽引出一段...
91 個人查看過
嘉義巿夜晚最高潮-「蘭潭泛月」蘭潭月夜最為迷人,素有「蘭潭泛月」之稱,是嘉義八景之一,在三信亭裡,微風徐徐,伴著幽雅月光,遊人或散步、或談情、或閤家歡聚、或相約煮茶閒聊,增添蘭潭溫馨之美。 蘭潭潭水清...
90 個人查看過
景點建造:民國 78 年 2 月 28 日見證民主發展的軌跡~嘉義市是首先突破政治禁忌,建立國內第一座【二二八紀念碑】的地方。發生於西元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是一件令人痛心的歷史悲劇,當時中央及台灣省...
86 個人查看過
阿里山森林鐵路起點為嘉義市北門驛,因此稱為阿里山入口門戶;早期阿里山森林鐵路運送下山的木材聚集於嘉義市,促使北門驛周邊木材行及製材工廠生意的蓬勃,形成當時繁榮景象,也帶動附近商業發展。當時周邊所建築的...
73 個人查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