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義神社手水舍

    古蹟
    停水乾涸將近半世紀的嘉義神社「手水舍」復水了!位於嘉義市史蹟資料館對面的手水舍,嘉義神社的歷史源自1911年,當年日人為了提倡日本國家神道,推展皇民化的運動,嘉義廳積極籌建嘉義神社。嘉義神社分為兩代,第一代神社於1915年啟用,其位置在現在射日塔的右前方,當時因參拜人數多,空間不敷使用而另建第二代神社。整體古蹟範圍包含第一代神社遺跡、祭器庫、手水舍、休憩所(參集所)、齋館及社務所等附屬館所。第二代嘉義神社的手水舍於1945年啟用,為獨立的四柱庭建築,中央有八角形溢水槽,槽內置石盤一口,配置長柄水勺,提供參拜者洗手和漱口之用,以達到淨身淨心的效果。為了保護古蹟,引接自來水並加裝感應設施自動出水,讓遊客體驗到訪日本神社時的淨身漱口步驟,希望復水後讓更多民眾參觀嘉義市史蹟資料館時,對神社的歷史文化有更多的認識。手水舍內設置解說牌讓參觀民眾認識手水舍使用步驟:(1)以右手拿長柄勺取水(每人只取一次水),洗左手。(2)交左手持勺,洗右手。(3)再交回右手持勺,將水倒於左手掌,用來漱口(或象徵性的用水拍嘴唇)。(4)把勺子立起,以剩餘的水洗勺柄。(5)最後將水勺放好,讓下個人使用。沒體驗過日式手水舍的民眾,可以到嘉義市史蹟資料館參觀體驗,結束後將木水勺放回原位,讓下一個參觀者感受淨身淨心的儀式。

    • 電話:886-5-2700518
    • 地址:嘉義市東區公園街42號
    • 交通資訊:
    • 營業時間: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 網頁:
    • 停車資訊:
    • 票價資訊:
    • 其他備註:


    **來看看AI的介紹**

    **嘉義神社手水舍**

    **歷史:**

    嘉義神社手水舍是日治時期嘉義神社的一部分,建於 1936 年。隨著神社在二戰後被拆除,手水舍也一度荒廢,直到 2015 年才修復完畢。

    **建築特色:**

    手水舍是一個傳統的日本式淨身設施,用於淨手漱口以示對神靈的尊敬。建築物為木造結構,屋頂呈八角形,覆蓋著銅板。手水舍中央設有一個水池,水池旁有兩根石柱,柱上刻有龍頭吐水口。

    **文化意義:**

    手水舍見證了嘉義神社的歷史,是日本神社文化的遺址。它也象徵著嘉義市的日本統治時期,是一座重要的文化遺產。

    **用途:**

    * 修復後的手水舍目前開放參觀,供遊客了解神社文化。
    * 水池中會持續注入清水,遊客可以淨手漱口,體驗傳統的淨身儀式。

    **地址:**

    嘉義市東區文化路 412 巷 2 號(仁愛公園內)

    **交通方式:**

    * 火車:從嘉義火車站步行約 10 分鐘。
    * 公車:搭乘嘉義公車藍線、綠線至「仁愛公園」站下車。

    **開放時間:**

    全年無休,24 小時開放。

    **注意事項:**

    * 尊重神社文化,淨手時請依序排隊。
    * 禁止大聲喧嘩或飲食,保持安靜的參觀環境。
    * 手水舍為古蹟,請愛護文物,勿攀爬或破壞。

    更新日期: 2023-09-22 20

地圖上位置

熱門資料

「森林之歌」設置於嘉義市文化路及縱貫鐵路交界區域、由高聳神木及阿里山火車鐵軌為主要設計意象、塑造出一處清靜的心靈高塔。直立條狀木材環繞主題、猶如阿里山神木蟠踞,擁抱雲霄。外圍彎曲徑道,宛如阿里山火車鐵...
114 個人查看過
乾隆皇帝御製的褒揚功碑福康安紀功碑的名氣很大,將石碑豎立於石龜上,相當壯觀,在中國到處可以見到用石龜作為台基的石碑,不過在台灣卻是罕見的,只有台南等地留有幾塊,不只是物稀為貴,更重要的,此碑牽引出一段...
90 個人查看過
嘉義巿夜晚最高潮-「蘭潭泛月」蘭潭月夜最為迷人,素有「蘭潭泛月」之稱,是嘉義八景之一,在三信亭裡,微風徐徐,伴著幽雅月光,遊人或散步、或談情、或閤家歡聚、或相約煮茶閒聊,增添蘭潭溫馨之美。 蘭潭潭水清...
90 個人查看過
景點建造:民國 78 年 2 月 28 日見證民主發展的軌跡~嘉義市是首先突破政治禁忌,建立國內第一座【二二八紀念碑】的地方。發生於西元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是一件令人痛心的歷史悲劇,當時中央及台灣省...
86 個人查看過
阿里山森林鐵路起點為嘉義市北門驛,因此稱為阿里山入口門戶;早期阿里山森林鐵路運送下山的木材聚集於嘉義市,促使北門驛周邊木材行及製材工廠生意的蓬勃,形成當時繁榮景象,也帶動附近商業發展。當時周邊所建築的...
71 個人查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