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華山地藏庵

    香火鼎盛的九華山地藏庵!九華山地藏庵舊名為「嘉邑北嶽殿地藏王 - 九華山地藏庵」地藏庵正殿主祀地藏王菩薩,大雄寶殿主祀釋迦牟尼佛,並於前庭設置太歲殿及文昌殿;大悲殿主祀觀世音菩薩,彌陀殿主祀阿彌陀佛,藥師殿祀藥師佛,頂樓大願殿奉祀四尊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鎮殿地藏王菩薩據傳為交趾陶大師葉王的創作,寶相莊嚴慈悲,神恩浩蕩,由於常顯靈助人,保佑鄉里,護民有術,遂成為最重要的信仰中心。年度法會有上元法會、中元法會和下元法會,參與人數每次均上萬人,十分的隆盛。地藏庵香火鼎盛,經常辦理慈善救濟,普渡眾生,撫慰民心。廟內鎮殿地藏王菩薩神像,以及十殿閻羅神像都是古物,極具價值。歷史小百科九華山地藏王菩薩金身,係遠於明朝末年由某善士護持來台,康熙 36 年( 1697 )擇定於現址恭奉,迄今已歷三百餘年。康熙 56 年( 1717 )北路營守備游崇功建庵,乾隆 25 年( 1760 )知縣李倓擴建,始略具規模,後經多次修建,於民國 60 年重建為七層蓮花寶殿。

    • 電話:886-5-2782555
    • 地址:嘉義市東區民權路255號
    • 交通資訊:
    • 營業時間:星期日 06:00~21:30;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 網頁:
    • 停車資訊:
    • 票價資訊:
    • 其他備註:


    **來看看AI的介紹**

    **九華山地藏庵**

    **地理位置:**嘉義市東區博愛路二段291號

    **歷史沿革:**

    * 1732年,由福建省泉州府石獅鄉移民鄭鴻義所創建。
    * 1895年,乙未戰爭後,曾作為日軍臨時駐紮地。
    * 1949年,國共內戰後,部分中國大陸佛教徒遷居台灣,並在九華山地藏庵落腳。
    * 1959年,政府徵收土地興建中正公園,九華山地藏庵遷建至現址。

    **建築特色:**

    * 正殿供奉地藏菩薩。
    * 左右側殿分別供奉觀世音菩薩和玉皇上帝。
    * 寺廟後面有地藏王菩薩靈骨塔和祈福鐘。

    **祭祀活動:**

    九華山地藏庵每年舉辦許多宗教活動,包括:

    * 地藏王菩薩聖誕千秋(農曆七月三十日)
    * 觀世音菩薩聖誕(農曆二月十九日)
    * 玉皇上帝聖誕(農曆一月九日)

    **文化意義:**

    九華山地藏庵是嘉義市重要的宗教信仰中心,具有以下文化意義:

    * **信仰傳承:**寺廟保存了閩南地區地藏菩薩的信仰傳統。
    * **移民歷史:**反映了早期移民開墾嘉義的歷史。
    * **建築藝術:**寺廟建築融合閩南和華北建築元素,具有藝術價值。

    **其他資訊:**

    * 寺廟開放時間:每日06:00-22:00
    * 提供素食齋飯

    更新日期: 2023-09-22 50

地圖上位置

熱門資料

「森林之歌」設置於嘉義市文化路及縱貫鐵路交界區域、由高聳神木及阿里山火車鐵軌為主要設計意象、塑造出一處清靜的心靈高塔。直立條狀木材環繞主題、猶如阿里山神木蟠踞,擁抱雲霄。外圍彎曲徑道,宛如阿里山火車鐵...
114 個人查看過
乾隆皇帝御製的褒揚功碑福康安紀功碑的名氣很大,將石碑豎立於石龜上,相當壯觀,在中國到處可以見到用石龜作為台基的石碑,不過在台灣卻是罕見的,只有台南等地留有幾塊,不只是物稀為貴,更重要的,此碑牽引出一段...
90 個人查看過
嘉義巿夜晚最高潮-「蘭潭泛月」蘭潭月夜最為迷人,素有「蘭潭泛月」之稱,是嘉義八景之一,在三信亭裡,微風徐徐,伴著幽雅月光,遊人或散步、或談情、或閤家歡聚、或相約煮茶閒聊,增添蘭潭溫馨之美。 蘭潭潭水清...
90 個人查看過
景點建造:民國 78 年 2 月 28 日見證民主發展的軌跡~嘉義市是首先突破政治禁忌,建立國內第一座【二二八紀念碑】的地方。發生於西元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是一件令人痛心的歷史悲劇,當時中央及台灣省...
86 個人查看過
阿里山森林鐵路起點為嘉義市北門驛,因此稱為阿里山入口門戶;早期阿里山森林鐵路運送下山的木材聚集於嘉義市,促使北門驛周邊木材行及製材工廠生意的蓬勃,形成當時繁榮景象,也帶動附近商業發展。當時周邊所建築的...
71 個人查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