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硐張百萬故居

    瓦硐村清朝時期稱為「瓦硐港社」,日據時代分別稱作「瓦硐鄉(社)」及「瓦硐」,光復後才稱為瓦硐村。因先民於明末清初時即開始作官,有數十艘大帆船與廣東、福建通商,在當時凡是官家或富貴人家,其居家屋頂都蓋有弧形琉璃瓦片,此種琉璃瓦片於閩南發音稱作「瓦硐」,因而得名。村內可見牛隻、牛車及傳統咾咕石厝,成為瓦硐村內重要歷史資源。張百萬,澎湖白沙鄉商人,發富過程頗具民間傳說色彩。而一子孫起事獲有軍功,故雍正二年雍正皇帝誥贈,此一誥封金匣現存於白沙鄉瓦硐村張家故宅,為澎湖民間至今所僅見的一塊誥封匾額。而屋主張氏祖孫三代同受清帝封為「懷遠將軍」,今尚存有許多珍貴的文物,是澎湖僅見的古代巨宅。【建議停留時間】0.5小時

    • 電話:886-6-9274400
    • 地址:澎湖縣白沙鄉瓦硐村31號
    • 交通資訊:馬公出發,沿203縣道,約25分鐘車程可抵達。
    • 營業時間:Sun 24 hours;Mon 24 hours;Tue 24 hours;Wed 24 hours;Thu 24 hours;Fri 24 hours;Sat 24 hours
    • 網頁:
    • 停車資訊:
    • 票價資訊:僅供建築外觀欣賞,不對外開放。
    • 其他備註:為維護村民生活品質,請勿喧嘩、亂丟垃圾,交通工具請停妥,以保持街道暢通。


    **來看看AI的介紹**

    **澎湖縣白沙鄉瓦硐張百萬故居**

    **簡介:**

    瓦硐張百萬故居位於澎湖縣白沙鄉瓦硐村,是一座建於 20 世紀初的閩南式古厝,原為地方仕紳張百萬的宅第。張百萬是澎湖清領時期的大地主和富商,曾擔任清朝同治年間的澎湖通判,對澎湖的經濟和政治發展有重大貢獻。

    **歷史:**

    瓦硐張百萬故居建於 1907 年,歷經多次整修。2003 年,澎湖縣政府將其指定為縣定古蹟,並進行修護工程。

    **建築特色:**

    瓦硐張百萬故居是一座三進兩院的閩南式建築,建築面積約 650 平方公尺。

    * **第一進:**設有門廳、過水廳和左右護龍。門廳上的匾額題有「止戈為武」四字,寓意和平。
    * **第二進:**為故居主體,設有正廳、左右廂房和後軒。正廳供奉張百萬祖先神位,左右廂房曾是張百萬的書房和寢室。
    * **第三進:**較為私密,設有後廳和側廳。後廳曾是張百萬的會客室,側廳則為其妻子的閨房。

    故居整體建築保留了傳統閩南建築的精華,包括石雕、木雕和燕尾脊等裝飾元素。

    **文化意義:**

    瓦硐張百萬故居是澎湖重要的歷史文化資產,它見證了清領時期澎湖社會的繁榮和張百萬家族的輝煌。故居內展示了張百萬的生平事蹟、家族文物和澎湖傳統民俗,具有重要的教育和文化價值。

    **旅遊資訊:**

    * **開放時間:**平日 09:00 - 17:00,假日 09:00 - 18:00
    * **費用:**免費參觀
    * **地址:**澎湖縣白沙鄉瓦硐村 40 號

    更新日期: 2023-09-22 24

地圖上位置

熱門資料

岐頭親水公園位在白沙島,岐頭親水公園,從港子村大榕樹入口直入,經過水族館後,即可到達。親水公園是利用潮差設計建構的一座公園,是座具豐富海洋生態的園區。裏頭有潮間帶漫步活動區,潮差圓形戲水池和兒童遊樂設...
86 個人查看過
三十人公廟的起源根據廟內碑文的說法,在1622年時荷蘭派軍艦入侵媽宮,虎井嶼36位居民駕小船迎擊,但是寡不敵眾,全數陣亡。被村人在兩處海邊發現,就地埋葬,後來村民便興建「南埔廟」祭祀,也就是俗稱「三十...
81 個人查看過
在吉貝嶼南方碼頭灣內,為了保存傳統的石滬文化,因此特別設立了「吉貝石滬文化館」。就在吉貝旅客服務中心內東側設立,這是一個民間文化館,也是一個另類的博物館。該館成立是為了彙整吉貝嶼的石滬文化、推展石滬生...
79 個人查看過
險礁嶼位於吉貝嶼南方,因附近海域有許多暗礁而得名,整座島不大,全島均由岩石、沙粒及珊瑚礁碎屑堆積而成,東南、西南及南側海域沙灘潔白如玉,海水澄碧似藍,四周海域熱帶魚及珊瑚群相當豐富,是浮潛、戲水的天堂...
70 個人查看過
中屯古地名叫做中墩,因座落於澎湖本島和白沙島之間形成土墩而得名,光復後取諧音為中屯。後來分別興建了永安橋和中正橋北接白沙、南接澎湖本島。之後加上跨海大橋的興建,才將馬公、湖西、白沙跟西嶼四個鄉市連成一...
64 個人查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