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坡部落

    大坡部落Kawaliwali是池上鄉最早建立的阿美族部落,根據記載,早在1880年間,來自恆春的阿美族就在此定居建立部落,後來池上鄉的阿美族部落多是由大坡部落分支出去。大坡部落位在池上大坡池的右側,Kawaliwali是阿美族與東方的意思,原來就是意指部落在大坡池東邊。大坡池是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兩個山系之間自然形成的湖泊,主要水源來自新武呂溪,是臺灣唯一內陸淡水的沼澤地。【資料來源:部落背包客 豐台東 部落旅遊指南書】

    • 電話:886-8-9862041
    • 地址:臺東縣958池上鄉大坡
    • 交通資訊:搭乘火車:搭乘臺鐵於池上車站下車,沿中正路步行約250公尺到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過馬路後右轉後步行至下個路口,左轉後步行約450公尺即可到達。 搭乘公車:1.搭乘東台灣客運8161、8163、8165、8166、8173次公車於池上站下車。2.搭乘花蓮客運1138次公車於池上站下車。沿台9線往南下方向步行至中山路通水巷左轉,直行約600公尺可到達。
    • 營業時間:開放時間依部落為主
    • 網頁:
    • 停車資訊:
    • 票價資訊:
    • 其他備註:1.至當地遊玩時,請勿打擾到當地民眾的生活。2.各地風俗不同,請入境隨俗。


    **來看看AI的介紹**

    **池上鄉大坡部落**

    **簡介**

    大坡部落是台灣台東縣池上鄉的一個原住民族布農族部落,位於池上鄉的東南方,距離池上市區約 15 公里。大坡部落擁有優美的自然風光、豐富的文化傳統和迷人的原住民文化體驗。

    **歷史**

    大坡部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數百年之前。布農族人最初居住在海拔較高的山區,但由於戰爭和傳染病的影響,他們逐漸遷移到較低的海拔地區。大坡部落的祖先於清朝時期從銅門庄(今關山鎮)遷移到現在的部落所在地。

    **文化**

    大坡部落以其豐富的布農族文化而聞名。部落裡保存著許多傳統的習俗和儀式,例如:

    * **射耳祭:**每年寒假舉行的重要祭典,以祈求身體健康和狩獵豐收。
    * **唱古調:**布農族傳統的歌曲,由男性長老演唱,內容涵蓋部落歷史、神話傳說和狩獵經驗。
    * **織布:**布農族婦女擅長織布,她們使用傳統的織機和天然材料編織出色彩鮮豔、圖案精緻的織品。

    **自然風光**

    大坡部落坐落在群山環繞的河谷中,擁有令人驚嘆的自然風光。

    * **大坡池:**部落旁的天然湖泊,是賞鳥和觀光的熱門景點。
    * **大坡溪:**一條清澈的河流,橫貫部落,提供露營和野餐的場地。
    * **金剛大道:**一條風景優美的道路,沿著大坡溪而行,通往附近的景點。

    **旅遊**

    大坡部落是一個適合探索布農族文化和欣賞自然美景的理想目的地。旅客可以參觀部落文化館,瞭解布農族的歷史和傳統。還可以在部落裡體驗傳統的射箭、織布和唱古調等活動。

    此外,部落附近還有許多值得一遊的景點,例如:

    * **池上伯朗大道:**台灣著名的金黃色稻田景觀。
    * **天惠池:**一個美麗的高山湖泊,位於海拔 2,000 公尺的雲霧繚繞之中。
    * **關山親水公園:**一個結合溫泉和親水設施的休閒公園。

    **交通**

    大坡部落可透過台 9 線省道和台 23 線省道抵達。從池上市區出發,約需 15 分鐘車程。

    更新日期: 2023-09-22 59

地圖上位置

熱門資料

位在臺東池上鄉的「杜園」,全名為「杜錦枝紀念庭園」,是出身池上鄉、經營電子業而致富的慈善家杜俊元先生,為感念父親杜錦枝先生及母親王圓女士教養恩澤,並回饋鄉里之心願,出資將其父母居住之祖厝及原錦豐米廠,...
101 個人查看過
禾鴨生態池設立的目的在創造以水田為基礎、植稻為中心、養鴨為特點,並主要以生產有機食物為目標的複合農業體系,且由於生態池位於花東縱谷紐帶位置,也是生產全國冠軍米所在地,風景如詩如畫,更可觀賞都市人難得一...
98 個人查看過
筆直的伯朗大道正式名稱為錦新三號道路,全長約2.2公里,由於兩旁毫無電線桿,加上逢稻穗成熟時,道路兩旁無邊無際的金色稻穗隨風搖曳,寧靜的田園景緻,被伯朗咖啡選中拍攝廣告,之後知名藝人代言的長榮航空亦來...
87 個人查看過
由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經營的臺東農場,交通便捷,位置簡明,場名標幟分立省道兩側,一為燈塔型式,一為牌樓型式,目標十分顯明,造型非常創新。 農場正面兩側圍牆以漿砌卵石底面貼小卵石,黑、白、暗紅三...
84 個人查看過
充滿客家風情的文化園區是由行政院客委會與臺東縣政府共同投資新台幣1億6,500萬元,於2003年開始推動臺東縣客家文化園區的興建計畫,於2006年9月完工啟用。館內的一樓設置有視聽教室和客家文物展示館...
83 個人查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