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 53 筆  (顯示 第 1 ~ 20 筆)

乾隆皇帝御製的褒揚功碑福康安紀功碑的名氣很大,將石碑豎立於石龜上,相當壯觀,在中國到處可以見到用石龜作為台基的石碑,不過在台灣卻是罕見的,只有台南等地留有幾塊,不只是物稀為貴,更重要的,此碑牽引出一段...
85 個人查看過
災後重建的軌跡~台灣地震頻傳,在日治時代曾發生多次烈震。明治 39 年 (1906)3 月 17 日黎明六時發生大地震 ( 全震動時間長達四分多鐘 ) ,震央位於民雄與梅山之間,人畜傷亡頗多,建物毀損...
24 個人查看過
迷樣的重量級古砲遺跡~這十二門古砲系於西元1975年移置現地,其中一門砲管鑄字清晰可見,內容為:「嘉慶十二年秋,奉閩浙總部堂阿,福建巡撫部長,鑄造台協水師左營大砲,一位重一千斤」等字樣。其古砲來源尚無...
52 個人查看過
嘉義人共同的驕傲-陳澄波畫家!陳澄波先生是台灣傑出的前輩畫家,他的畫作拍賣價已逾台幣億元以上,其著名的《淡水夕照》畫作曾在2007年香港佳士得舉辦的拍賣中,以約2.12億元台幣成交,創下台灣繪畫國際拍...
49 個人查看過
富涵哲理的造型之作~嘉義公園為塑造獨特優美的風格,將閩南建築常見的元素,適當的加以展現,興建「牆之道」,其造型係以天干壇及地支壇為起訖平台,寓意尊重天行運轉,並運用單元重覆出現的原理,錯落配置,以顯現...
67 個人查看過
國民政府轉進台灣之後的重要戰役之一戰爭後的遺跡,紀念所有奮戰的官兵!一江山,屬浙江外海的小島,民國38年國民政府轉進來台,當時為了戰略考量,希望能掌控金門、馬祖及浙江外海的大陳島與一江山,進而反攻大陸...
48 個人查看過
中國古代儒家文化的象徵孔廟是中國古代儒家文化的象徵,府城及縣城必興建孔廟,以代表中華文化。廟前有【大成殿】匾額,廟內主祀至聖先師孔子神位,陪祀顏子、子思、子路等七十二位弟子神位。孔廟裝飾簡樸典雅,表現...
22 個人查看過
香火鼎盛的市定古蹟明永曆年間,鄭成功以臺灣為根據地,立志推翻清朝政權,此時大陸漳泉先民大舉移入臺灣開墾,當時有自泉州府同安縣人士恭奉保生大帝神像隨行來臺開墾,祈求保生大帝庇佑。明永曆27年(西元167...
50 個人查看過
嘉義市民的信仰中心城隍又稱城隍爺,象徵地方之守護神,城隍廟是嘉義市民的信仰中心,自古即與民眾息息相連,香火鼎盛。創建:康熙 54年(1715),距今已近300年之久 現建:昭和 11年重建,至昭和15...
56 個人查看過
香火鼎盛的九華山地藏庵!九華山地藏庵舊名為「嘉邑北嶽殿地藏王 - 九華山地藏庵」地藏庵正殿主祀地藏王菩薩,大雄寶殿主祀釋迦牟尼佛,並於前庭設置太歲殿及文昌殿;大悲殿主祀觀世音菩薩,彌陀殿主祀阿彌陀佛,...
45 個人查看過
停水乾涸將近半世紀的嘉義神社「手水舍」復水了!位於嘉義市史蹟資料館對面的手水舍,嘉義神社的歷史源自1911年,當年日人為了提倡日本國家神道,推展皇民化的運動,嘉義廳積極籌建嘉義神社。嘉義神社分為兩代,...
19 個人查看過
景點建造:民國 78 年 2 月 28 日見證民主發展的軌跡~嘉義市是首先突破政治禁忌,建立國內第一座【二二八紀念碑】的地方。發生於西元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是一件令人痛心的歷史悲劇,當時中央及台灣省...
79 個人查看過
見證民主發展的軌跡本館特色,以靜態的古文物與館舍的整體造景,展現文物藝術精美之處,為亞洲唯一人偶人間雕塑博物館。文物館展覽空間有三樓,展出作品多以清末民初的葉王、柯訓、洪坤福、林添木、陳專友等台灣早期...
56 個人查看過
嘉義百年祠堂本宗祠是嘉義市現存最早設立之祠堂,作為大嘉義地區蘇氏祭祖與宗親聯誼,已歷百年之久,具有宗族發展歷史的研究價值,且常年維持祭祀活動,可啟發宗親思源尋根,具有深厚的文化意涵。民間有言:「嘉義蘇...
58 個人查看過
歷史的軌跡-紅毛井此井為三百年前荷蘭人所鑿,故稱【蘭井】,因荷蘭人頭髮為紅色,又稱【紅毛井】。西元1636年,明崇禎九年,荷蘭東印度公降服諸羅山社後不久,約在清領後的縣署處,派駐政務員及牧師,以徵放諸...
30 個人查看過
景點建造:始設:康熙年間,或更早的年代嘉南平原主要河川之一!台灣河川流短水急,行旅常需舟渡救濟,八掌溪是重要的水路運輸線,渡口甚多,其中最繁忙與重要的渡口在彌陀寺旁,相傳是在康熙54年,諸羅知縣周鍾瑄...
53 個人查看過
月桃,對我們公司創辦人何勇魏先生有很深刻的意義,在民國40幾年,他未上學之前即砍月桃賣錢;月桃整株都可被應用,葉子可作為包粽子及食材,並可萃取成加工的材料;葉鞘可做為繩索的材料,早年漁民做魚網的材料,...
65 個人查看過
阿里山森林鐵路起點為嘉義市北門驛,因此稱為阿里山入口門戶;早期阿里山森林鐵路運送下山的木材聚集於嘉義市,促使北門驛周邊木材行及製材工廠生意的蓬勃,形成當時繁榮景象,也帶動附近商業發展。當時周邊所建築的...
66 個人查看過
前身是嘉義市最早的火力發電廠,也是嘉義市第一座鋼骨鋼筋混凝土(SRC) 構造建築,於1913年完工,是臺早期運用新式建築技術建造,為罕見的挑高大跨距建築;目前此歷史建築係整建再利用做為木雕展示空間。
18 個人查看過
嘉義車庫園區日治時期舊名「北門修理工場」,原址設於1910年10月平地段通車時的北門機關庫,隨著鐵路的施工陸續擴充,才於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正式啟用,主要工作為建造修理阿里山鐵路各式機車、客車、...
20 個人查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