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 57 筆  (顯示 第 21 ~ 40 筆)

早期因福聚宮的廟會活動帶來相當多的人潮, 進而吸引許多攤販聚集,漸漸形成夜市,而現在遼寧街夜市是一個以餐飲為主的小型夜市,大部分都是三、四十年以上的老字號小吃,有燙魷魚、海鮮熱炒、鵝肉、麻油腰子、擔仔...
11 個人查看過
1983年開館,是臺灣首座現代美術館,空間與展品的規劃新潮活潑,結合民眾生活與美術賞析。館內空間包含地下1層及地面3層,地下樓主要提供年輕藝術家及團體展、競賽展,附設圖書及餐飲等服務。1樓除了入口大廳...
53 個人查看過
四平陽光商圈與夜市有相似、有相異,最大不同在於,它是日間開放。街道徒步區上隨處可見露天咖啡座及咖啡香、不定時的街頭藝人表演驚喜、懸掛於天空隨風飄揚的四色布旗,讓這條不算長的徒步區增添了許多浪漫情懷與無...
14 個人查看過
外觀為白色的2層樓西洋建築,廊柱為希臘柱式,風格似美國南方殖民風格,美國大使藍欽、莊萊德、柯爾克等人皆以這棟建築物做為官邸。1979年中美斷交後,最後一任大使離臺,建築物正式關閉。閒置多時的建築物,於...
45 個人查看過
「心中山」範圍為捷運中山站至雙連站間,改造面積約1.96公頃,以民生西路為北端邊界,南京西路為南端邊界。設計範圍包含中山地下書街公共區域及店鋪、中山站至雙連站間之捷運線形公園、捷運行政大樓後方B1下凹...
51 個人查看過
中山北路的條通文化源自於日據時期,街廓裡的各式日式小吃店、酒吧是許多日僑及觀光客喜愛光臨之處,有著日據時期延續至今的異國情調,頗可感受到與臺灣歷史緊密結合的氣氛。至今條通仍保有濃厚的東洋情調,不但有居...
12 個人查看過
臺北魚市是結合時尚、休閒、觀光、購物、食魚文化的專業魚市,場所屬臺北市政府財產,合作經營單位為臺北漁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及上引水產,輔導單位為行政院農業部漁業署及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臺北漁產運銷公司積...
45 個人查看過
自從東漢蔡倫使用樹皮、麻頭、破布造紙,隨著技術演變,慢慢改良成各式各樣精緻的紙。長春棉紙廠創辦人陳樹火先生經數10年來的紮根經營,有感於「紙孕育於中國文化卻未能在現代發揚的遺憾」,遂發願創設紙博物館。...
16 個人查看過
濱江果菜市場(第二果菜批發市場)於1985年9月成立,並建立了全國最健全、最先進的果菜拍賣制度,提供生產者、供應商、承銷商與消費者最優質專業的服務。有別於傳統市場,濱江果菜市場除了販售許多嚴選食材,如...
10 個人查看過
「敘舊布袋戲園」(1992年創立)是台灣首創布袋戲主題餐館,30年來推出的「台灣布袋戲饗宴」吸引各國觀光團先來首都敘舊,坐在板凳上賞玩台文,邊享用台式風味餐飲,開啓寶島快樂旅程,公部門常安排各國貴賓、...
31 個人查看過
成立於1997年3月28日的袖珍博物館是亞洲第一座專門收藏當代袖珍藝術品的主題博物館。袖珍博物館尋訪世界各地網羅一流袖珍藝術大師作品,擁有排名世界級的收藏規模,包羅萬象的袖珍精品經過組合佈置後,主題作...
14 個人查看過
晴光市場有別於其他夜市的獨特魅力,在於幾間歷久不衰的舶來商店與珠寶店,所販賣的外國服飾、精品百貨與珠寶飾品,仍吸引相當多的顧客前來精挑細選 ,除此之外,傳統夜市所要具備的特產小吃,更是令人讚不絕口,其...
11 個人查看過
行天宮位於中山區民權東路和松江路口,是北臺灣參訪香客最多的廟宇,一天進出人數可達萬人之多。▲圖片來源: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行天宮恭奉南天文衡聖帝關恩主羽為主神、配祀南宮孚佑帝君呂恩主洞賓、九天司命真君...
29 個人查看過
劍潭有一段傳奇,傳說鄭成功有一次領兵經過此潭,潭中時有蛟龍之類的水怪興風作浪,害人無數,鄭成功把腰邊佩掛的寶劍,往潭中蛟怪擲去,從此潭水平靜,而此潭也因鄭成功的擲劍平妖,而名為「劍潭」。推算劍潭古寺的...
43 個人查看過
「MAJI2集食行樂」鄰近台北市立美術館,隱身在台北花博公園圓山園區一角,於2013年6月正式營運。由歌手哈林庾澄慶與知名設計師葉裕清精心規劃,在大自然中運用貨櫃、原木穀倉,巧妙包覆住美食、原創商品、...
64 個人查看過
新生園區臺北典藏植物園為國內少見結合了鑽石級綠建築及國內頂尖園藝專家的智慧,以人類、植物與環境為主軸,將臺灣各地的植物依不同的氣候與地域,描繪出臺灣生態環境縮影,打造出全臺僅有一座單位面積展示種類最多...
12 個人查看過
王大閎建築劇場曾經位於建國南路巷弄內的王大閎建築師自宅,如今已拆毀。2017年由「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摹擬重建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南側美術公園,並捐贈予臺北市政府進行研究與推廣教育。2018年臺北市...
56 個人查看過
日治時期,台北大稻埕茶商,經營永裕號的陳朝駿,於1913年在台北市基隆河畔圓山地區,起建一棟英國都鐸式風格的洋樓,1914年完工,以作為他招待台灣士紳、政要以及各國茶商的聚會場所,也作為家庭成員休憩、...
52 個人查看過
林安泰古厝初建於1783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這棟傳統閩南風格的單層2進4合院,是依照民間地理風水習俗而建造的,其屋脊結構採一條龍的單脊做法,以燕尾曲線呈現自然柔和的風貌;外埕舖有紅普石,是當...
11 個人查看過
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視盟)與悍圖社(1998)這幾年就如一群騎在馬背上的遊牧民族,沒有根據地、不受拘束,憑藉著對藝術的野心,除了在國內外美術館、畫廊及藝術空間四處征戰,也致力於開發、整合並監督視...
54 個人查看過